现量证悟在佛法中具有重要意义。现量指感觉器官对事物直接反映,无分别思维,仅以直觉去认知外境。以下将从不同时间点的讨论内容中提取关键内容,结合进行详细介绍。
1. 现量与比量
2014年8月29日:分别的现量存在会导致现量变成比量,因为通过照了境获得的仍是比量的方式。为避免邪分别,需明确离分别不乱的两种法相。
2. 现量的可行性
2020年6月4日:并非一切众生皆能现量证悟虽然万法皆空,因无始心增益。众生漂流于轮回中,不一定能现量见到本性。
3. 胜义菩提心
2019年3月22日:胜义菩提心因证悟所境本体的智慧而得。需要在内心证悟、现前无分别智,不可通过仪轨受取。
4. 依托正法与索取经典
2022年12月31日:证悟者应依佛遗教修行,没有自通证悟者不得外于佛的经典真义。藏密系离真义,发明成佛理论,偏离佛法。
5. 现量的蜕变
2023年5月9日:现量一刹那转为非量,被执着为我相、人相,导致轮回。未有修为者无法反应现量与非量的转变。
6. 面向自身第八阿赖耶识
佛门禅宗开悟明心即实证自身第八阿赖耶识。观察自己与他者之第八阿赖耶识,认识体同用异,实现自他不二,不失自得。
7. 意根与证果
通过意根明心证果而非智的众生属于三贤位菩萨;意根仅证果而不明心者为小乘圣贤。未具智慧的意根皆显示各种行为与众生的相应。
8. 前辈智者的见解
某些人对前辈智者的见解进行妄加诽谤,否定其成派真实见解。需避免对高僧大德的负面揣测,应承认前辈的明智之处。
海报
0 条评论
4
你 请文明发言哦~